條碼采集器是“泛網絡社會”的縮影
發布日期:2016-04-15 瀏覽次數:1959
從世界范圍來看,條碼采集器技術從1995年條碼采集器概念的提出到現實的應用,已經走過了10多個年頭。條碼采集器從提出之初的射頻識別技術應用于物流,然后擴展到無線傳感網,如今,條碼采集器已經成為一個寬泛的概念,智能終端不再限于 RFID 標簽,而是可以包括傳感器在內的各種智能終端;通信網絡不再局限于短距離局部傳感網絡,而是可以擴展到傳統互聯網、移動通信網絡或者衛星通信。
1995年:比爾·蓋茨在《未來之路》中提及條碼采集器概念。比爾·蓋茨把條碼采集器定義為:把所有物品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,如射頻識別裝置、紅外傳感器、GPS、激光掃描器等種種裝置與互聯網連接起來,并形成一個可實現智能識別和管理的網絡。
1999年:麻省理工(MIT)的Kevin Ashton提出把RFID技術與傳感器技術應用于日常物品中形成一個“條碼采集器”,這個概念起源于物流行業的需求。MIT Auto-ID中心是RFID打印機標準化的主要推動者,發明了“條碼采集器”一詞,主要是建立在物品編碼、RFID技術和互聯網的基礎上,條碼采集器是成千上萬的物品采用無線方式接入了Internet的網絡。他們主要著眼于供應鏈和貨物可追溯性,易于查詢具體產品的信息,實現智能化的識別和管理。
2005年:ITU報告中指出條碼采集器是通過RFID和智能計算等技術實現全世界設備互聯的網絡。描繪了未來社會是“泛網絡社會”,網絡和網絡化設備無處不在。